只有写“2码”并提出疫情防控承诺书,才能入场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等热点都出现在行方问题上。
2021年国考注重对当期法规的考察
昨天(11月29日),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在全国各考点同时举行。150多万名考生为近2.6万名公务员工作岗位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场得知,与往年不同,今年国考的立场是,两码都要用“绿色”扫,只有出示考试疫情防控通知书和承诺书才能入场。抗击传染病、扶贫攻坚、环境管理等时事热点问题都出现在上午的行政能力考试问题上。值得注意的是,行测问题增加了对现行法规的考察。下午的申论考试包括社区治理等热点。
考生入场
增加扫描码链接
必须提供“双绿色代码”
昨天早上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2度。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学校门外,7点多的考生陆续来到。7点45分左右,学校开始准备考生入场,比往年8点20分提前了很多。“今年传染病根据预防和控制要求,代码扫描链接增加,因此减少了统计,加快了考生有序入场的时间。”校方相关人士表示。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喊考生打扫代码,并随时提出考试疫情防控通知书和承诺书。考生需要的是扫两码。一张是“疫情防控旅行卡”,另一张是北京健康报,两码都是绿色的,才能入场。
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以碰运气的心态来“裸考”不同,今年的工作单位深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因此考生们也更加珍惜就业机会,对这次国考的态度也更加认真。“一场传染病让大家感到就业不容易,所以要好好准备。除了我们宿舍6人、研究生报考者2人外,其余4人还要申报公务员、国家报纸、北京。突击了两个多月,都想通过考试。”有考生松雪。
据悉,此次国库共招募25726人,共13172个职位,同比扩大6.62%。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数据,共有157.6万人通过了雇主的资格审查,平均竞争费约为6133601。至此,国考报名连续10年达到100万人以上。华图教育公考辅导专家李万庆分析说:“在近十年无私合格者统计中不难发现国考热持续升温。与此同时,6133601的平均竞争费也表明今年国考竞争比较激烈。”
考试
常识判断大部分是时事热点
各种问题都与现行法规有关
昨天上午11点行政能力考试结束后,考生们陆续从考场出来。一些考生对北青报记者说,考试难度很大。特别是发现要读的资料量很大,所以这次国考非常重视考生对时事、政治、科技热点的掌握,试卷的常识判断部分几乎都是时事热点。
根据考生的记忆,对抗新冠传染病并不是漫不经心地出现在考试问题上。扶贫攻防战自始至终,相关知识点都分散在试卷的各个地方。例如,在数量关系上,在网络直播带、防疫大环境下复工。语言理解及表达表现为香港-珠海-澳大利亚大桥,戴口罩。常识判断中出现了抗疫精神、人口老龄化、口罩、民法典、政务处分法等,考试问题的选择更接近时代主题。
从中共教育公考专家分析、考生的反馈来看,此次国考更加重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识判断部分、政治相关内容调查比例不断扩大,出现了包括《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准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良好干部标准等在内的多道党纪法规题目的考试。
另一方面,施政热点知识调查涉及更广泛的时间范围,2019年11月《常识判断》、2020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等问世,提醒考生对施政新闻内容的关注要更加全面。
申论考试
主题集中在“社会治理”上。
文章写作问题回归
下午进行的是申论考试。多名考生在考试后介绍。今年国考论题型和总题量考试基本稳定。题型主要是常规概括归纳类问题、综合分析类问题、问题类问题解决、文章写作类问题、题型顺序也基本不变,但与2020年相比,今年市级和副省的最后一个问题调查了文章写作类问题,2020年,据华图教育公考专家称,与去年相比,今年无论是市级还是副省级申论命题,命题形式都更加灵活,题目难度不断提高。
从试卷主题来看,2021年国考论试卷副省级主题是“改革的实践精神和理性思考”,市级主题是“摄取‘治疗’惠益,不断提高治理效率”。其中,副省级申论提出的材料的全部内容多种多样,有案例型材料和观点型等。材料内容包括小谷村、S市“国区整合”改革、地方志编纂、盲人博物馆等。市支付试卷材料包括丰林村引进“村寨银行”。戏曲下乡涉及农村老百姓的“终极”、Z市报道中的问题及解决建议等,作文题目要求考生“物不所失,必有理”提高治理效率的启示,“统治”“惠”。“从这两个主题来看,今年的国考论试卷仍然突出时政性和教育性,重视考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价值观的引导。”华图教育公考专家说。
据悉,今年的申论命题提及社区治理、治理效率、解决人道主义问题、丰林村的变化等这些时事热点。“但是不是单纯的‘热点’,而是强调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载体。华图教育公考专家表示。”记者哈利”
yabo410-2021年国考注重对当期法规的考察